公司新闻
关于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jbo竞博选人的公示
韩守勇,男,撒拉族,1980年5月生,党员,青海省公路桥梁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韩守勇怀揣“为老百姓修好致富路”的理想,始终坚守一线,抢险救灾、保通道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全身心投入路桥事业,诚信施工、安全生产,赢得干部职工广泛赞誉。
韩守勇以忠为先,勇做青藏高原基础设施建设者。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后,韩守勇被委派至G214线米的巴颜喀拉山地区,负责工程抢险及安全保通保障工作,为过往的应急救援队伍和司乘人员提供免费的饭菜、茶水和应急救援物资,为战胜震灾作出积极贡献。2015年,长时间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对柳格高速公路造成巨大冲击,格尔木市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很大威胁,时任茶格CSG11标段项目负责人的韩守勇主动带领项目部相关人员投入柳格高速公路抗洪抢险中,不分昼夜、无惧风雨,始终坚守在抗洪抢险一线,确保了柳格高速交通运输的安全畅通。
韩守勇工作18年来,保质保量修建完成路基路面500余公里、大中小桥梁40余座、涵洞150座。韩守勇将“不拖欠农民工工资、保障农民工生产安全”作为督查调研施工现场的重点工作。2017年,韩守勇刚被任命为二级公司经理,就对公司历年来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发现公司因多年经营困难尚有部分农民工工资未支付,账龄多为3至5年,他多方协调、积极筹措资金2000余万元,与农民工主动联系,归还欠款,在尽己所能帮助农民工解决急难愁盼的同时,树立了企业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
韩守勇参与编制了《多年冻土区块石路基技术》等4项规范,参与发明的一种混凝土拌合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主持编写的《多年冻土区热棒路基施工》等3项工法被授予青海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
韩俊明,男,汉族,1981年2月生,党员,山西省晋中市新青年高校志愿者联合服务中心理事长。
韩俊明创建了志愿者总人数达12万人的“晋中新青年志愿者联合服务中心”公益平台,为参加抗美援朝牺牲的烈士寻找亲人,为生活困难的老人解决难题。
2020年9月,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老英雄高晋文找到韩俊明,把寻找战友任树魁烈士的亲人这一夙愿托付给他。高晋文给到的线索仅有“平遥口音”。历经55天,终于在介休市绵山镇西靳屯村找到了任树魁烈士的三弟。截至目前,已有28名烈士的亲人被韩俊明团队成功找到。
晋中市经纬社区70多岁的陈映兰老人早年丧夫,带着一双残疾儿女艰难度日。韩俊明知道后一帮就是10多年,成了陈大娘最踏实的依靠。晋中市像陈映兰这样的困难家庭,韩俊明志愿服务团队对接了358户。他发起“幸福夕阳”志愿服务项目,就近划分志愿者jbo竞博,成立帮扶小组,10个人1个小组,对接1户到10户。老人受助时间长的有10年以上,最短的也有五六年。
诚实守信,是韩俊明吸纳志愿者最基本的要求。2021年,韩俊明采用了信用与志愿服务相互嵌入的方式,组织实施“志愿服务激励模式”,发动晋中市各大商超、医疗机构和企业参与“星级志愿服务回馈店”,为12万名志愿者提供激励措施。
韩俊明荣获山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jbo竞博,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曾文龙以对党、对军队的忠诚,坚守条件艰苦的西部地区,紧盯作战领域前沿攻坚克难,取得大量实用管用成果,为联合作战指挥提供有力支撑。
曾文龙军校毕业后毅然申请到西部地区。他从事的数据采集工作,需要长期守在仪器设备前。曾文龙提出无人区信号干扰更小、雪山顶探测范围更大,闯一闯生命禁区。他背着几十公斤的设备,14次赴高原执行任务,累计时长67个月、行程10余万公里,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上百次,获得全军特等成果1项、一等成果11项、二等成果7项。
担任某部作训参谋时,他牵头研发某指挥信息系统,推动某领域主战装备由站组联向体系联升级,作战效率大幅提高,荣获全军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次任务中,他创新战法,成功获取关键数据,填补相关领域空白。在参加某重要任务中,他主动请缨担任行动协调组组长,在高原指导任务部队反复研练,解决6类30余项关键问题,取得重大成果。
2016年战区组建,曾文龙被任命为某业务室主任。战区组织联合演习,曾文龙所在业务室担负某项重要任务,他带着大家整编数据、改进算法,创新提出作战计算理论、指标模型。他聚力推动业务室职能转型、能力升级,构建某领域联合作业机制,打通信息共享链路,实现多维一体保障。近年来,曾文龙带领团队完成全军、战区5项重点课题攻关,参加10余次大项演训任务,业务室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6人受到全军和战区表彰。
曾文龙荣获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称号,被表彰为全军“四有”优秀个人标兵,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谢远泰,男,汉族,1957年8月生,党员,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远泰食药用菌研究所所长。
40多年来,谢远泰信守一个承诺:带领乡亲种菌菇,一起富起来。他是人工培育茶树菇的发明人,先后研发并申报多项国家专利技术,将发明成果无偿奉献给家乡的父老乡亲,培养出一大批因“菌”致富的乡土人才,带动数十万农民脱贫致富。
1977年,高中毕业回乡创业的谢远泰,看着村里产业薄弱的现状,默默下定决心:“乡亲们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得不到温饱,我必须做点什么帮助他们。”后来,他到福建、广州等地学习香菇培育技术,随后又学会了木耳、平菇等30种以上菌类的培育技术。1986年,他研究“大田代料栽培法”,带领乡亲们实现了香菇大规模生产。随后,他探索人工培育茶树菇,历经4000余次失败后,终获成功,填补了世界人工栽培茶树菇的空白,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为了更好带领乡亲脱贫致富,谢远泰将茶树菇接种、栽培、管理、烘烤等生产技术倾囊相授。1998年,食用菌市场行情大震荡,茶树菇市场价每斤由原来最高140元暴跌到20元。乡亲们看着自家大棚里堆积如山的茶树菇,愁容满面。谢远泰坚守诺言,依然按照每斤120元的承诺价回收茶树菇,共回收了100余户总计2.9万斤,乡亲们的收益保证了,他自己的公司却亏了290万元。
带着乡亲们的信任和期盼,谢远泰扎根在每一座菇棚。2016年,他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与1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书,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截至2023年,干鲜菇产量达21602吨,总产值达5亿元。种植户中脱贫户627户,户均年增收16650元。同时,茶树菇生产领域吸纳从事菌包接种、鲜菇采摘、干菇分拣等工种就业人员1.5万人。
谢茗,女,汉族,1959年12月生,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黄埔花木专业合作社社长。
谢茗怀揣“帮助邻里乡亲共富”的理想,回乡带领联丰村80余户家庭脱贫致富,16名村民成为种植大户和花木经纪人。她坚守信义,累计让利花农3000余万元。
创业成功后的谢茗心系家乡,1999年,她回到常州市金坛区金城镇联丰村建立苗木基地,以双倍价格从村民手中流转500亩土地,并为村民提供业务培训和工作岗位。在她的带领下,联丰村苗木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苗木种下后,村民们最怕的就是滞销亏本。谢茗承诺,“放心,你们种,我包销。”2021年10月,谢茗参与的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道路扩建改造项目需要80多个花木品种,有人劝她在周边收购苗木以减少运输成本,谢茗却固执地来回多跑数千公里,回乡与60余户花农签订收购合同。她鼓励帮助有“闯劲”的村民到联丰村及周边承包土地,让他们的生活从“田间劳作”转变为“花间致富”。
谢茗承接的工程大多在外地,从施工到管理,她都会尽量带上家乡的“农民工”。2009年12月,在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项目工程完工在即,甲方突然提出要将航站楼东侧的通道改建成生态景观护坡。临近春节,工人们个个归心似箭。谢茗给大家开出总计100万元的加班费,激励大家加班加点,最终提前6天高质量完工。
1993年,当她知道本村特困户倪琳娣双目失明,儿子病逝,生活拮据,便主动帮扶。20多年间,她逢年过节都会去看望老人,并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直至老人94岁病逝。她一心牵挂着“一老一小”,每年都会到金坛区白塔和后阳敬老院看望慰问老人。她设立“谢茗奖优助困金”,帮助贫困学生。谢茗用于扶贫济困、捐资助学、修桥铺路的公益资金累计已超1000万元。
谭淑华忠实地履行着一个普通环卫工人的职责,面对意外捡到的近10万元现金,她毫不犹豫地主动归还失主,彰显出对职业道德的坚守和尊重。
每天凌晨4点半,谭淑华都会准时到达迎宾路,开始一天的清扫。她负责的这条路是抚远城区的主干道,不仅很长,而且两侧绿化面积较大。为了提高保洁质量和效率,谭淑华早晨和晚上要全面清理干净,中间还要加大巡回保洁密度。如今,这条全市最长、最宽的道路已成为抚远市最干净整洁的样板路。
2021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清晨,谭淑华像往常一样清冰除雪扫垃圾。在清理被丢弃的杂物时,她发现一件旧衣服里面竟然整齐地包裹着几沓人民币。面对巨款,谭淑华的第一反应是,失主丢了钱一定很着急。于是,她原地等待,盼着失主能及时回来寻找。苦等许久仍不见失主,谭淑华决定把钱送到沿江边境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后仔细清点,发现有现金94900元。很快,民警找到了失主。原来,失主年事已高,年前请晚辈来打扫卫生,没想到晚辈误将旧衣服当垃圾给扔了。失主家属赶到派出所,拿着失而复得的钱款激动地连声道谢,并当即拿出2000元现金以表达谢意,被谭淑华谢绝了。
谭淑华工作之余仍然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用真情和关爱引导人们自觉爱护公共卫生。每天下班后,她都来到黑龙江岸边,捡拾白天游客或者渔民随手丢弃的垃圾。谭淑华的行为温暖和感动了众多抚远市民,大家纷纷加入到保护黑龙江环境的行动中。
丁德馨,男,汉族,1958年10月生,党员,南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丁德馨致力于核工业铀矿采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始终奋斗在核工业铀矿采冶的最前沿,用自己的顽强拼搏和创新奉献,护卫着“核工业粮食”的安全。
1986年,丁德馨放弃省城的工作,入职衡阳工学院(南华大学前身之一),投身采矿工程(铀矿采冶)专业的重建工作,从此,“强核报国”成为他毕生的志向。在核工业民和深化改革时期,不少教师选择转行发展,他选择坚守在核工业铀矿采冶人才培养第一线。丁德馨先后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做访问研究,因为出色的科研水平和扎实的教学能力,他数次被校方挽留。面对国外优厚待遇和良好发展平台,他毅然回国,担任南华大学专业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经过25年不懈努力,他领衔创建了我国唯一培养核工业铀矿采冶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2008年,受长期工作压力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响,丁德馨不得不接受双髋关节置换手术,尽管术后疼得汗珠直冒,他仍然坚持趴在床上修改学生的研究计划、实验报告和毕业论文。为获取第一手实验数据,丁德馨依然带着同事和学生,深入铀矿井,开展勘测、分析和研究。37年来,丁德馨培养了13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42人扎根在核工业、铀矿采冶一线工作。丁德馨带领科研团队先后研发了多项重大技术工艺,提高了低品位铀矿的浸出率,降低了放射性污染。
丁德馨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优秀员、湖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马均,男,汉族,1963年5月生,党员,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教授。
马均潜心从事农业科技研究和人才培育工作30余年,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针对四川盆地弱光寡照、水稻产量受限的情况,马均和团队通过长期技术攻关,研发出了多项关键技术,大幅提高水稻单产。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研究如何提高粮食产量,到高质高效种植,再到推动水稻种植节能减排,马均的研究课题不断更新,获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成果总计应用超2.8亿亩,新增稻谷115.19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78.2亿元。
马均矢志强农兴农,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于水稻栽培研究,日晒雨淋、反复试验,克服种种困难,突破重穗型杂交稻的高产机理及其稀植优化生产技术,让每亩稻田节省种子30%至50%、增产30至120公斤。通过多年努力,马均及团队联合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等在眉山首创的水稻“一优两高”模式为稳粮保供、助农增收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在经历栽培研究经费紧缺、人才大量流失、专业前景黯淡的艰难时期,马均仍秉持“农业研究要甘坐冷板凳”的信念,身体力行扎根田间,培养出一大批知农爱农、勇于实践、甘于奉献的“三农”人才。
马均荣获“农业科技入户先进农业科研人员”等称号,被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王中美,女,汉族,1981年10月生,党员,中国中铁工业九桥公司电焊工匠技师。
20余年来,王中美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特大型桥梁的焊接技术攻关及电焊作业工作,朵朵焊花见证了她从一名电焊工学徒到一名工匠技师的成长历程。
2001年,王中美从技校毕业,成为中铁九桥公司的一名电焊工。她刻苦练习焊接工艺,焊接的产品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9%以上。电焊工长期在较为艰苦的环境下作业——粉尘、呛人的气味弥漫;闪耀的电焊弧光会刺伤皮肤和眼睛;焊花飞溅,衣服常被烫出洞眼;酷暑时箱体内闷热的环境、冬季户外焊接时刺骨的寒冷……但王中美始终坚守着。
王中美坚持用务实的态度投入技术攻坚与创新中,她带队攻克Q500qE高强度钢材钢焊接技术难关,为推动我国铁路桥梁新跨越作出了重要贡献;攻破全国首座设计时速350千米的长江铁路桥焊接难题,通过优化工艺工法,解决鳊鱼洲长江大桥大节段钢箱梁的焊接难题,并把节段环口施工焊接时间控制在5天内,创造安九铁路新速度;攻破的U肋全熔透焊接技术解决了正交异性钢桥面板U肋与桥面板连接焊缝易出现疲劳裂纹的问题,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工作以来,王中美实现了30项技术攻关,取得了20项创新成果,多项工艺填补国内空白。她先后参与60多座国内外一流桥梁工程的焊接及前期试验,并走出国门,参与“一带一路”重点工程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钢管桩焊接。
2013年,中铁九桥女子电焊突击队领头人的接力棒交到了王中美手中,她带领队员们屡次在桥梁施焊攻坚任务中大显身手。2015年,中铁九桥又创立“王中美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施工现场技术难点和热点,开展面向一线职工的技能培训、考试等活动,共有5000余人次参与,为九江市各大职业高校、工业园区培养了相关方面的人才。
王中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员、江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王伯祥,男,汉族,1943年2月生,党员,生前曾任山东省寿光县委书记。
王伯祥以造福百姓为目标,大胆改革创新,奠定寿光“中国蔬菜之乡”的根基,用生命践行“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1986年,时任寿光县委书记的王伯祥,立足寿光种植蔬菜的传统优势,大胆提出把培育和扩建蔬菜批发市场作为全县第一要务jbo竞博,搞活流通,创建了全国闻名、江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为了在冬天也能大面积种菜,王伯祥顶着“杀青”(毁坏青苗)的责任压力,全力扶持和推广冬暖式蔬菜大棚,在三元朱村先行试点。1990年,试点的17个棚平均创收3万余元。王伯祥喜笑颜开,当即拍板在全县推广,燃起了整个寿光建设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火种。1991年,寿光的蔬菜大棚由最初的17个变成了3.3万个。现在,寿光蔬菜种植面积超过60万亩,冬暖式蔬菜大棚如燎原之势推向全国。
王伯祥就任县委书记时,寿光北部有120万亩的盐碱地,人民生活困苦。为了让寿北人民也过上好日子,他下定决心,连续3年组织20万劳力开发寿北。在王伯祥的带领下,盐碱滩上硬是开发出了120万亩虾池、盐田、棉田,让寿北群众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寿光的工业在当时也较为落后,王伯祥主持上马了一批工业重点项目,公开考选、大胆起用优秀经营人才,较早实行股份制改造,使原来比较落后的寿光工业,总产值翻了三番,利税增长近10倍。1991年,寿光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
2008年以后,王伯祥依旧拖着病体为寿光发展献计奔走。2023年3月,王伯祥病危。已经无法说话的他颤颤巍巍写下:“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好。谁为人民服务好,就是个好人好官。”
王伯祥荣获改革先锋、全国优秀员、全国最美奋斗者等竞博JBO电竞称号,被授予全国绿化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王育竹,男,汉族,1932年2月生,党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育竹是我国著名量子光学专家,长期从事原子钟与冷原子物理研究,是该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王育竹早年留学苏联,在苏联科学院学习原子钟技术,学成后回到祖国,投身国家科技建设,并取得多项重要创新成果。
20世纪60年代初,国外成功研制出性能优异的铷原子钟。但是,这种先进的高科技产品对中国禁运。为此,王育竹带领团队参与“中国原子时”系统建设,历经多年艰苦攻关,通过不断创新改进,研制了一代又一代的铷原子钟。这些原子钟在多项重要项目中发挥作用,助力构建了国家原子时系统,成功搭载在“远望”号科学测量船,为导航和航天科技作出了重要贡献。王育竹作为国内冷原子物理研究的开创者,提出很多创新想法并最终获得应用。
王育竹一直想把激光冷却技术用在原子钟上,特别是太空原子钟,以实现微重力条件下更好的原子钟性能。2007年,他开始载人航天项目“空间冷原子钟”研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带着研究团队夜以继日研发攻关,终于获得成功。2016年9月15日,空间冷原子钟由“天宫二号”搭载升空,成为世界上第一台成功在轨运行的原子钟。该项目入选中国科学院2016年度重大科技成果和2018年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2023年入选国家100件新时代见证物。
作为一名党员,王育竹始终怀揣“科技报国”的信念,坚守国家需求,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我国原子钟和冷原子物理研究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王育竹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多项国家、省部级奖项。
王洪伟,男,汉族,1983年8月生,党员,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四环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
20余年来,王洪伟苦练本领、勇挑重担,参加灭火战斗5600余次、水域救援150余次,救助群众1000余人,誓死守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掌握“水下打捞”技能,王洪伟主动报名参加“蛙人”专业训练,成为全国消防队伍第一批国际四星级潜水员。2019年1月4日,一辆货车横穿松花江时坠入冰下。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天气,王洪伟进入漆黑的冰下,在低温、湍流、高压等多重考验下,凭借高超技术和顽强意志往返2次,将遇难者全部推出水面。像这样的冰下打捞,王洪伟总共参与30余次。王洪伟还相继考取舟艇救援驾驶证、急流救援证、地震救援证等15种证件,成为火场冲锋、冰下打捞、舟艇操作、高空救援、震区搜救的“五栖精兵”。
2016年,长春市金源家居城突发火灾,火借七级风势迅速向主楼蔓延。面对熊熊烈火和滚滚浓烟,王洪伟在距离火点最近、扑救任务最重的位置上,硬是坚持了6个小时,成功堵截了火势蔓延。2019年,长春市安达街一餐馆发生火灾。5个储气总量为40公斤的大型液化气罐阀门被烧毁,泄漏出的液化气喷射出两三米长的火舌,一旦爆炸,整层楼房可能被夷为一片平地。王洪伟冒着罐体随时爆炸的危险,前后5次将液化气罐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而他的脖子、双手均被高温烫伤。
一人拔尖打不了硬仗。王洪伟连续11年担任全国消防潜水员培训教练,先后培养出270多名专业潜水员。2019年,在全国首届“火焰蓝”比武中,他带领队员取得组训“负重登楼”科目冠军。
王洪伟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2次,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奖章。
方文墨,男,汉族,1984年9月生,党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钳工。
20余年来,方文墨始终坚守在中国航母舰载机生产一线,创造出国产航空器零部件加工的极限公差“文墨精度”,提升了零部件加工能力。
航空报国一直是方文墨的梦想。2003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从沈阳沈飞高级技工学校毕业,顺利进入沈飞工厂工作。为了练成“人刀合一”,方文墨把家里的阳台改造成练功房用来练习基本功。每天四五个小时的练习,一年下来,方文墨换了200多把锉刀,扎实的基本功为他在技能方面实现突破打下坚实基础。
锉修动作是简单的,但每天循环往复千次万次就是意志的磨炼。为了提高锉削精度,方文墨自行制作刀、量、夹具100余把(件),改进近200把(件),改进工艺方法60项,改进设备2项,取得22项国家专利。他还练就了蒙眼锉削的绝技,仅凭手感便能完成装配工作。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2013年初,“文墨班”成立,方文墨致力于“传帮带”,培养出在行业叫得响的高技能人才。10余年来,方文墨培养的徒弟中7人获得过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冠军和金奖,21人次获省、市级技能冠军,带领团队攻关课题150余项,协调工艺问题40余项,解决了一批困扰航空生产的手工高精度加工难题。
方文墨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最美职工”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