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
深读河源|三个“关键词”读懂“新春第一会”竞博JBO电竞
2月6日,继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广东省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之后,全省各地市“新春第一会”密集召开,在做好节后“收心”的同时,从上而下敲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项”,更好凝心聚力、鼓舞干劲。
同一天,河源在河源国家高新区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全市上下深入开展产业建设“大会战”,齐心协力推动河源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绿色崛起。
河源,延续连续多年召开“新春第一会”的传统。今年河源的“新春第一会”如何“上新”,有哪些新看点?
2023年河源市召开高质量发展现场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市工作的主题,是贯穿始终的中心工作。要以实干为要的举措加快高质量发展,以县域、部门的出彩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添彩。要紧紧抓住制造业当家这个“关键点”,深入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做好“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文章,加快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水经济、先进材料、机械与模具等三个百亿级产业,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根基。
2024年的河源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河源提出发展壮大“1+3”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河源样板;全力以赴推进“百千万工程”,全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河源样板;深入开展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加快建设大湾区旅游及康养基地,全力打造“绿富双赢”河源样板。
回溯过去两年的“新春第一会”,河源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对当年发展提出新的目标任务。从河源自身实际来看,“真抓”“实干”“改革”“创新”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其中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
数据显示,2024年,河源推动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和主导产业培育等方面落实措施,在“量”的扩张方面,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前移到了全省第16位,达到369亿元;工业投资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11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创历史新高。在“质”的方面,“1+3”产业快速集聚,目前产值规模超800亿元,四个产业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57%,拉动全市工业增长贡献近70%;河源国家高新区超过10亿元税收入库。
目前,落户河源的一批企业成长为龙头骨干的超10个亿企业有28家,其中超80个亿企业2家;同时还产生了一批企业成长为创新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小巨人”企业。
另外,2024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8%,制造业投资增长12.7%、增速排名全省第9,“顶梁柱”作用明显;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1%;进出口总额增速10.1%,排名全省第11,比2023年前进7名;2024年末存贷比102.3%,排名全省第3;接待旅游人数增长11.3%:旅游总收入增长9.6%。
从产业结构看,河源2024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2%。从发展效益看,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3年的 1.52进一步缩小至1.48,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这些数据表明,河源的市场活跃度和发展预期持续提振,经济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增多竞博JBO电竞。
回顾河源37年发展历史,产业发展变化巨大,从“一二三”变成“三二一”工业经济成为中坚力量。靠的是什么?凭的是什么?仔细研读这些数据,就可以从侧面反映出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给河源发展带来的意义。
新一年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何走,怎么推进?河源提出的产业建设“大会战”无疑是关键之钥。产业建设“大会战”与当前河源正打造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河源样板、城乡融合发展河源样板、“绿富双赢”河源样板密不可分。
河源市委书记何国森在大会上指出,河源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深刻把握‘五对重要关系’是解决河源高质量发展困难的有效渠道,也是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式方法。”
“五对重要关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优化更新旧的动能;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要以提升质量引领和扩大总量,以扩大总量为提升质量提供空间。
据悉,河源提出打造独具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河源样板,要加力加效做大做强“1+3”产业集群,要加快农夫山泉三期、白象食品等项目建设,引入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向更高目标迈进。努力实现电子信息等产业加快向“跟跑者”和“并跑者”转变,水饮料与食品产业加快向“并跑者”和“领跑者”转变,力争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向600亿元进军,机械与模具产业向150亿元看齐,水饮料及食品产业向100亿元突破。
同时,在“1+3”的大格局下,河源将引导传统钢铁、家具、纺织等传统行业积极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进一步找准适合切入的产业链条、重点环节和细分领域,聚焦聚力、成链成群,在错位互补发展中一盘棋构建大产业体系。要加力加效建强园区平台,全力打造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竞博JBO电竞,加快高新区跨江融合发展,大力推行“管委会+国有开发公司”运营管理模式,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特色园区。要加力加效培育优质企业,扎实做好“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市场主体培育工作,培育壮大“链主”企业和骨干企业梯队,重点推动德润钢铁、景旺电子等企业加快向百亿级企业进军。
在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河源样板上,河源将培育壮大县域特色工业,推动各县区产业园区提档升级、产业成链成群实施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行动,加快创建灯塔盆地国家农高区,推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扩容,深入实施“土特产”优强行动,稳步把生态畜禽、丝苗米、油茶、茶叶等“1+3”现代农业产业打造成为具有强大牵引力、支撑力的龙头农业产业。要提升县城聚人聚商聚产能力,坚持产城一体、城产融合,稳步推进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县城。
绿色是河源最亮的底色,生态是河源最大的优势。大力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打造“绿富双赢”河源样板,要以绿美河源生态建设为带动,进一步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推动绿富美互促共赢、相得益彰。要推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着力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深入挖掘整合资源,把握万绿湖风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的契机,奋力打造世界级“湖泊+”高质量旅游景区,加快恐龙遗址公园保护开发,培育更多国家级旅游品牌、龙头旅游企业,引导乡村旅游点、民宿等标准化建设,推出更多“乐游河源”精品线路,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推动实现“一业兴”带动市场“百业旺”。
在河源国家高新区的华勤项目生产厂房一楼注塑车间里,92台注塑机正在全力运行,塑料颗粒通过模具迅速成型为成品。工人在生产线上的操作熟练流畅,确保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呈现出一派繁忙而井然有序的工作场景。该生产线自投入运营以来,已成功生产了320万套产品,体现了企业显著的制造实力。
华勤项目的投产是河源市推进产业规划落地的典型案例,在河源这片热土上,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陆续建成的现代化厂房、持续运转的生产设备以及辛勤工作的工人,无不彰显着河源工业经济的快速进步。这是河源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成果展现。
众所周知,“新春第一会”不仅有动员和部署的性质,为全年发展定基调、划重点、指方向,更是在新年开启之际,释放新的行动信号,明确抓落实的具体路径。
对河源而言,接下来的重中之重是要牢记嘱托、实干争先,围绕产业建设“大会战”目标任务,围绕打造“三大样板”举措,让新使命新任务落地见效,让现代化新河源建设成果更多更好更充分地惠及每一个河源人。
新的一年,河源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必须真抓实干,比学赶超,把方方面面进行充分调动起来,把一切有利因素全面利用起来,把各项工作任务一件件落实下去。
在营商环境上展现新作为。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全面推开“就近好办”改革,统筹集成商事制度、“证照联办”“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改革,探索推行产业项目“双容双承诺”改革,推动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全面进位争先;抓好企业服务,常态化推进政企“面对面”交流,主动深入企业调研走访竞博JBO电竞,全力协调解决企业的困难和诉求,助力企业抓订单、拓市场、降成本。
在要素保障上展现新担当。加强用地保障,统筹推进收储土JBO竞博首页地、盘活存量用地、建设标准厂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为大项目、好项目快速落地提供土地保障。加强财政金融保障,积极推动财政资金“补改投”改革,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深入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更多金融资源向产业发展倾斜。加强环境容量保障,大力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腾出环境容量;充分用好省“直通车”优先保障制度,积极争取指标。
在工作作风上展现新气象。保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作风状态,以干则必成的坚定信念,推动工作步步向前。要创造性抓落实,相关部门在履行审批、管理职能时,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要多研究“可以怎么办”,把握好政策尺度,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落实,持续破除“中梗阻”问题。要凝聚合力抓落实,领导干部要带头扛起责任、抓好主责主业,各级干部要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作为,充分激发社会群众参与热情,形成强大工作合力。